有些人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,可能拥有人人称羡的头衔、财富等,但偶尔独自一人时,总会对自己感到没自信,或是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眼前的挑战、困难吗?
而第八集“学自信”,不仅剖析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,可能会面临自身没自信的来源,更从心理学、管理学的观点,提供多项技巧来帮助你学习自信。
奥地利精神病学家、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(Alfred Adler)曾分享过:“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,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在的地位感到满意。”
著有《自卑与超越》(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)的阿德勒,更表示“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,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源头。”
所以健康的自卑或是没自信,其实很正常,我们才会追求进步与成长。
20岁:没自信来自于无知跟陌生刘宥彤则表示,正处于20-30岁年轻人,没有自信的来源,主要来自在面临世界的挑战,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和恐惧,并提醒感受到自己不足的地方,这也就代表自身正在开展新的领域、新的状态。
而觉得自己不够好,是一种觉察自我的状态,也能著手精进自身在工作技能、社交技巧,以及内在心理等各层面的进步。
许皓宜也提供心律呼吸法,用来摆脱开会前等职场焦虑状况,可以先计算自己在一般状况一分钟内脉搏跳动多少次,而区分为三种包含每分钟心跳速率低于60下者,介于61~80下,高于81下者。
而上述三者若遇到感到焦虑的情况时,按著自己的脉搏,分别每跳4、6、8下为循环,就做一次深深的吸/吐气,连续重复3~5分钟。
30岁:自信 vs 自卑的纠结古人常说:“三十而立”,使得迈入30-40岁间,仿佛进入自我人生的评估阶段,在同学会或家庭聚会等不同聚会中,每个人当前状况都会被拿来比较,这个时期容易活在他人眼光里。
此时期的人们,也很容易觉得自己做了很多的事,却总觉得自己好像做得还不够好,常常会导致很多的纠结和没有自信。
许皓宜也提醒,处于30-40岁年纪的朋友,可以慢慢觉察自己,过去是否有很长的时间,未受家人、朋友与他人的肯定,但你可以轻拍自己,告诉自己,其实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,达成一种自我和解。
40岁:学放下处于40-50岁年纪的朋友,可以重新定义,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自信,像是在大部分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,同时我也看得见别人的好。
而在生活和职场上,是可以与他人正向学习或竞争,也彼此之间可以共好和合作;在人际关系上,也能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,像是觉得他人表现不错,会直接表达我好羡慕你等语句。
许皓宜也表示,不管你在哪个人生阶段,活到不同的年纪,找到对的舞台、找到对象,就可以好好凝视自己,当然也可以自己使用镜子好好凝视自己,对自己有自信。
本文由:ONE体育 提供